爱上海龙凤论坛

品牌分类   知识分类          
移动端
  • 买购网APP
  • 手机版Maigoo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

本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226号 上传提供 评论 0
导语 / INTRODUCTION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体育、游艺、杂技项目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名单,包括蹴鞠、赛龙舟、十八般武艺、马戏、幻术、太极拳、围棋、咏春拳、口技、八卦掌等。
国家级非遗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名单
序号 名称 所在地区 遗产项目编号
蔡李佛拳 广东省 Ⅵ-36
太极拳 北京市等 世界非遗,Ⅵ-11(国家级)
抖空竹 北京市 Ⅵ-4
八极拳 北京市等 Ⅵ-28
少林功夫 河南省 Ⅵ-7
梅花拳 山东省等 Ⅵ-12
抢花炮(壮族抢花炮) 广西 Ⅵ-99
吴桥杂技 河北省 Ⅵ-1
咏春拳 广东省等 Ⅵ-77
五祖拳 福建省 Ⅵ-31
通背拳  北京市 Ⅵ-73
绵拳  上海市 Ⅵ-76
赛马会 青海省等 Ⅵ-43
线狮 浙江省等 Ⅵ-6
高杆船技 浙江省 Ⅵ-68
武当武术 湖北省 Ⅵ-8
蹴鞠 山东省 Ⅵ-17
形意拳 河北省等 Ⅵ-26
风火流星 山西省 Ⅵ-52
口技 北京市 Ⅵ-70
象棋 北京市 Ⅵ-19
八卦掌 北京市等 Ⅵ-25
华佗五禽戏 安徽省 Ⅵ-63
赛龙舟 广东省等 Ⅵ-65
幻术 北京市等 Ⅵ-82
打陀螺 云南省 Ⅵ-105
维吾尔族达瓦孜 新疆 Ⅵ-5
螳螂拳 山东省 Ⅵ-33
马戏(埇桥马戏) 安徽省 Ⅵ-51
翻九楼 浙江省 Ⅵ-53
调吊 浙江省 Ⅵ-54
武汉杂技  湖北省 Ⅵ-81
围棋 北京市 Ⅵ-18
建湖杂技 江苏省 Ⅵ-48
少北拳 辽宁省 Ⅵ-86
六合拳(福建六合门) 福建省 Ⅵ-88
满族珍珠球 吉林省 Ⅵ-38
十八般武艺 浙江省 Ⅵ-62
乌审走马竞技 内蒙古 Ⅵ-96
迎大旗 浙江省 Ⅵ-97
拔河(万人扯绳赛) 甘肃省 Ⅵ-102
天桥中幡 北京市等 Ⅵ-3
查拳 山东省 Ⅵ-32
苌家拳 河南省 Ⅵ-34
撂石锁 江苏省等 Ⅵ-64
赤水独竹漂 贵州省 Ⅵ-101
蒙古族搏克 新疆等 Ⅵ-16
心意拳 上海市等 Ⅵ-29
心意六合拳 河南省 Ⅵ-30
挠羊赛 山西省 Ⅵ-41
非遗传统体育/游艺/杂技介绍(部分)
蔡李佛拳拳不仅在广东地区,而且在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一带也较盛行。此拳手法以拳、掌、桥为主。步法和腿法有弓、马、虚、拐、撒、扭步和踢腿、横踩、后钉、单飞脚和箭腿等。其特点是快速灵活,柔中带刚,左右开弓,步法多变,具有勇猛、机智的风格。此拳共有四十九个套路,分初、中、高级。初级有四平桥、小梅花、截虎拳等;中级的有平拳、八卦心等;高级的有虎形、鹤形、醉七仙、佛拳等。2008年6月7日,蔡李佛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太极拳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将“太极拳”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抖空竹原是庭院游戏,后经加工提高,有了竞技性质,并成为传统的杂技项目。抖空竹是中国传统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空竹古称“胡敲”,也叫“地铃’、“空钟”、“风葫芦”,济南俗称“老牛”。 抖空竹亦称“抖嗡”、“抖地铃”、“扯铃”。中国民间游艺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天津、北京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尤为盛行。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05月20日,抖空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八极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拳法。该拳法的“八极”一词原为古地理概念,源于汉《淮南子·坠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如今的“八极”一词用于武术,取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地”。八极拳属于短打拳法,其动作普遍追求刚猛、朴实无华且发力迅猛的风格。在技击手法上讲求寸截寸拿、硬打硬开。真正具有一般所述挨、帮、挤、靠、崩、撼之特点。八极拳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手指尖,故暴发力极大、极富有技击之特色,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因此八极拳在中国传统武术界素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2008年6月7日,八极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少林功夫,又称少林武术,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林功夫最突出的特点是“禅武合一”,即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因此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2006年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梅花拳亦称梅花桩,梅拳。中国传统武术拳种之一。为演练方便,在地面演练较为广泛,称为落地干枝梅花桩。梅花拳起始时间,众说不一。有云春秋战国时有之;有云秦汉时有之;亦有千年矣。邹宏义,字光大,清代直隶顺德府(今邢台市)人,著名武术家,梅花拳的创始人。本名邹宏义,字号字光大,所处时代清朝,出生地顺德府(今邢台市)。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第一批。 【 详细>>】
壮族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 体育活动,深受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欢迎,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有强烈的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湘、鄂、渝、黔等省边境地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深受该地区少数族同胞的喜欢,所以,数百年来长盛不衰。 【 详细>>】
吴桥杂技是河北省的传统民俗杂技艺术。提到“杂技之乡”人们多以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素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桥杂技历史最悠久。相传,吴桥是孙武后代的封地。吴桥姓孙的人也确实不少,以孙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孙、后孙、牌坊村等不下十多个村。吴桥古城东南面是一群土丘传说是孙膑与庞涓打仗时摆“迷魂阵”的遗址。土丘南面十里处有个孙公庙村,村东有座孙公庙,庙里供奉的塑像就是孙膑。吴桥人习武练杂技之所以早,据说与此有关。2006年吴桥杂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咏春拳是一门中国传统武术,是一门制止侵袭的技术,是一个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合法使用武力的拳术。较其它中国传统武术、更专注于尽快制服对手、以此将当事人的损害降至最低。2014年11月11日,福建省福州市申报的“咏春拳”项目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申报的“咏春拳”项目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详细>>】
五祖拳,是中国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 一。据说此拳是由蔡玉鸣(福建泉州人,1853-1910)综合了白鹤拳、猴拳、罗汉拳、达尊拳和太祖拳而成的,故称五祖拳。五祖拳的特点是多短打,门户紧,拳势烈。在练法上要求头上顶,两肩坠,心胸守,丹田聚。对桩 功要求很严,腿法中平,步形较高。五祖拳的拳法特点也综合了七种拳法的特性。猴手、鹤脚、玄女摇身骏胛、达尊罗汉步、太祖身以及和阳师的北派技法、道台夫人的下盘腿功,容入了七种优秀拳法,使得五祖拳很快就成为当时闽南最优秀杰出的拳种,蔡玉鸣因此成为一代宗师。2008年6...月7日,五祖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发表评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