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

中国十大中医诊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中医诊法非遗项目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5号 上传提供 2023-07-28 评论 0
中医诊法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望闻问切,在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独特的中医诊疗方法,那么,中医诊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盘点了中国十大中医诊疗法非遗项目,包括中医络病诊疗方法、脏腑推拿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绍派伤寒诊疗法、一指禅推拿、王氏脊椎疗法、朱氏推拿疗法、张一帖内科疗法、顾氏外科疗法、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一起来看看中国中医诊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十大中医诊疗法非遗项目
  • 中医络病诊疗方法
    中医络病诊疗方法是围绕人体络脉生理功能、发病机理以及一系列特色疗法形成的系统诊疗方法,该疗法历史悠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络病诊疗方法是基于我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种医学知识,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气—阴阳—五行”思想、“和”的儒家思想、“治未病”等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中医络病诊疗方法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心脑血管病专家、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吴以岭是这项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 脏腑推拿疗法
    脏腑推拿,是指运用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躯干部位(以腹部为主)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以治疗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内科、妇科以及儿科等病症的中医外治疗法,是中医按摩疗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脏腑推拿疗法,强调以“五代”气血为理论核心“整体调整、辨证施治”,在腹部特定核心区域内动态选择施治穴位,进行放、提、匀、攻、补手法操作,以调理脏腑气分;运用 “调三关”法,整复脊柱(玉枕关、夹脊关、尾闾关)的失衡;“经为川,腹为海”,用四肢舒筋法以疏导十二经筋。从而通其经络、调其气血、振奋阳气,进而协调脏腑经脉的功能。脏腑推拿疗法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是中医特色诊疗法,是中医导引学的经典,共有十二势,内应人体的十二条经脉,外应一天十二时辰。其动作主要有肢体规范和仿生运动两部分,通过长期的习练,调节人体经脉筋骨,影响人的经络、脏腑,从而提高和恢复人体的自组织能力和自康复能力,特别适用于当前快节奏生活中的亚健康人群。据Maigoo小编,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14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内首个中医导引学的非遗代表性项目。
  • 中医诊疗法(绍派伤寒)
    中医诊疗法(绍派伤寒)是治疗外感病的一种独特诊疗技术,指以浙江绍兴地区为主的医家,以温热外感病,尤其是湿温病作为研究的对象,把伤寒学与温病学理论相互融合,探究广义伤寒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而形成的医学流派。中医诊疗法(绍派伤寒)从明代传承至今,历史悠久,脉络清晰。绍派伤寒这一中医流派,医灯传焰,人才辈出,相关医家撰写的中医专著纷呈,是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诊断方法独特,用药特色鲜明,还发明了一些特殊的炮制方法,地域特色浓厚,实用性强,理论著述丰厚,影响深远。中医诊疗法(绍派伤寒)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一指禅推拿
    一指禅推拿是中医推拿的传统流派之一,源自于中国古代按摩术,受禅宗“一指示法,见性成佛”思想影响,并吸收古印度瑜伽术和天竺按摩术而逐渐形成。一指禅推拿传承了中医对生命的认知,以阴阳、藏象、经络、形体理论为基础,同时将禅宗文化应用于推拿,强调通过医家自身的修炼以提高医术,将中医文化与禅宗文化熔为一炉,在深具医疗实用价值的同时,较好地保存与传承了传统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一指禅推拿常用手法有推、拿、按、摩、捻、滚、抄、搓、缠、揉、摇、抖十二种。一指禅推拿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王氏脊椎疗法
    王氏脊椎疗法是清代皇宫御医治疗脊椎、脑疾的一种传统中医保健疗法,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综合了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祛邪扶正的方法,调动人体自身修复机能的作用,是防、治一体化的中医保健疗法。王氏脊椎疗法起源于清代顺治年间,至今已传承三百多年历史,治疗原理主要是循经取穴、药物渗透和推拿按摩。根据中医“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原理,以人体阳经为主,阴经为辅,辨证施治。通过穴位弹刺,达到“药入邪出”的目的。该疗法将竹子制成竹罐作为给药工具,利用竹子本身清热解毒、散风除湿的功效,与配方药物合力以达到最佳疗效。并通过高温、高压使药液充分注入、贮于竹罐体;利用拔罐时产生的负压,使药液有效渗入人体。
  • 朱氏推拿疗法
    朱氏推拿疗法是近代中医推拿最著名的流派之一,其根基为中医巨著《黄帝内经》和达摩所创“一指禅推拿”,其手法有推、拿、按、摩及推摩等十余种,一指禅推法为其精华;“以指代针”、“内病外治”为其特色;其“万法归一”、“经络诊治”、“柔和舒适”的理念和疗法在诊治脾胃病、小儿麻痹症、头痛、月经不调、小儿发育不良、颈椎病、骨关节炎等内外疾病方面独树一帜。 “朱氏一指禅”推拿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先后入选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张一帖内科疗法
    张一帖内科疗法,是安徽省黄山市传统医药,从明朝嘉靖年间“张一帖”得名算起,代代为医,传承至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张一帖”以其精湛的医技,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和急性热病屡获佳效而享誉皖、浙、赣数省。“张一帖”的得名,就是因为急危重症常常一帖(剂)药而愈,民间还有“仙人拐”等神奇传说。
  • 顾氏外科疗法
    顾氏外科疗法是我国重要的中医流派之一,起源于上海,自1862年,迄今已逾百年。在百余年的传承中,顾氏外科立足传统中医理论,融汇历代外科医家所长,形成了融顾氏特色理论、顾氏特色诊治、顾氏特色外治法、顾氏特色方药等于一体的学术体系。顾氏外科采取外治和内治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疮疡疾病、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皮肤疾病、肛肠疾病、周围血管疾病以及运用中医药治疗胆道感染等急腹症等能获得良好的疗效。顾氏外科疗法已被列入第三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
    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起源于宋金、元时期,相传29代延续八百余年,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医学实践,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祖传秘方、脉诀歌赋以及独特的中药炮制方法,形成一套主治妇女不育或调经、崩漏等疑难疾病的独特良方,为广大患者治愈疾病,在国内中医妇科流派中占有重要一席,深受老百姓的赞誉。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于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AIgoo小编推荐国内其他著名中医诊疗法非遗项目:清华池传统修脚术、葛氏捏筋拍打疗法、南少林理筋整脊疗法、扬州传统修脚术等。
中国中医诊疗法国家级非遗产项目名录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医诊法(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传统医药 2011(第三批) 北京市海淀区
中医诊法(王氏脊椎疗法) 传统医药 2011(第三批) 北京市西城区
中医诊疗法(清华池传统修脚术) 传统医药 2014(第四批) 北京市西城区
中医诊疗法(中医络病诊疗方法) 传统医药 2014(第四批) 河北省石家庄市
中医诊疗法(脏腑推拿疗法) 传统医药 2014(第四批) 河北省保定市
中医诊法(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 传统医药 2011(第三批) 山西省平遥县
中医诊法(朱氏推拿疗法) 传统医药 2011(第三批) 上海市
中医诊疗法(顾氏外科疗法) 传统医药 2014(第四批) 上海市
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传统医药 2014(第四批) 上海市
中医诊疗法(丁氏痔科医术) 传统医药 2014(第四批)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中医诊疗法(扬州传统修脚术) 传统医药 2014(第四批) 江苏省扬州市
中医诊疗法(董氏儿科医术) 传统医药 2014(第四批)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 传统医药 2011(第三批) 安徽省黄山市
中医诊疗法(西园喉科医术) 传统医药 2014(第四批) 安徽省歙县
中医诊疗法(买氏中医外治法) 传统医药 2014(第四批)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
中医诊疗法(毛氏济世堂脱骨疽疗法) 传统医药 2014(第四批) 河南省新蔡县
中医诊疗法(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 传统医药 2014(第四批)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
中医诊疗法(一指禅推拿) 传统医药 2014(第四批) 广东省珠海市
中医诊疗法(贾氏点穴疗法) 传统医药 2014(第四批) 广东省深圳市
中医诊法 传统医药 2006(第一批)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诊疗法(应氏奇穴疗法) 传统医药 2021(第五批)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中医诊疗法(绍派伤寒) 传统医药 2021(第五批) 浙江省绍兴市
中医诊疗法(津沽脏腑推拿) 传统医药 2021(第五批) 天津市南开区
中医诊疗法(李仲愚杵针疗法) 传统医药 2021(第五批) 四川省
中医诊疗法(丁氏推拿疗法) 传统医药 2021(第五批) 上海市
中医诊疗法(朱氏妇科疗法) 传统医药 2021(第五批) 上海市
中医诊疗法(摸骨正脊术) 传统医药 2021(第五批)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
中医诊疗法(海西民间青盐药用技艺) 传统医药 2021(第五批)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中医诊疗法(陈氏蜂疗法) 传统医药 2021(第五批) 湖南省郴州市
中医诊疗法(张氏经络收放疗法) 传统医药 2021(第五批)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
中医诊疗法(宋氏中医外科疗法) 传统医药 2021(第五批) 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
中医诊疗法(南少林理筋整脊疗法) 传统医药 2021(第五批) 福建省
中医诊疗法(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 传统医药 2021(第五批) 北京市朝阳区
中医诊疗法(祁门蛇伤疗法) 传统医药 2021(第五批)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
注: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研究声明:中国十大中医诊疗法非遗项目,是Maigoo小编主要依据国内中医诊疗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国内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进行选择,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国务院批准并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排名不分先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新疆传统医药国家级非遗名录 新疆非遗传统医药有哪些
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共有的家园,各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孕育出缤纷多姿的非遗之花,成为中华文化大花园中的绮丽风景。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疆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就有维吾尔医药(维药传统炮制技艺)、维吾尔医药(木尼孜其·木斯力汤药制作技艺)、维吾尔医药(食物疗法)、维吾尔医药(库西台法)、维吾尔医药(沙疗)、哈萨克族医药(布拉吾药浴熏蒸疗法、卧塔什正骨术、冻伤疗法)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新疆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辽宁传统医药非遗有哪些 辽宁国家级非遗传统医药名录
辽宁省,一个资源丰富的黑土地,被誉为全国工业生产制造大省“辽老大”。“硬核”工业形象背后,有着传承千年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辽宁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就有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蒙医药(血衰症疗法)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辽宁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国家级非遗之传统医药名单 四川省非遗传统医药有哪些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美誉,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巴蜀文化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省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就有中医诊疗法(李仲愚杵针疗法)、中药炮制技术(中药炮制技艺)、藏医药(甘孜州南派藏医药)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四川省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天津传统医药非遗有哪些 天津国家级非遗传统医药名单公布
天津是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津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就有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隆顺榕卫药制作技艺、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京万红软膏组方与制作技艺、达仁堂牛黄清心丸制作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天津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非遗项目 中药传统制剂有哪些
中医传统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为原料,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剂型有丸、散、膏、丹。那么,中医药传统制剂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中药传统制剂方法,包括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达仁堂牛黄清心丸制作技艺、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朱养心传统膏药制作技艺、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定坤丹制作技艺、宏仁堂紫雪散传统制作技艺、鸿茅药酒配制技艺,一起来看看中医传统制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