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上巳节的由来和风俗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长河纵览 上传提供 评论 0
摘要: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上巳节也会有许多不同的习俗,也包括了一些饮食习俗,下面为大家介绍上巳节的由来和风俗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

上巳节是汉民族传统节日  ,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

“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在广西,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同时,“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三月三的来历

1、巫术活动

有说法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以驱除邪气。当兰汤沐浴成为一种辟邪法术时,这种沐浴活动就必须由专职的女巫进行组织和领导。

2、生殖崇拜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活动。如陶思炎指出,祓禊活动本是男女春日相欢、妇女祈孕的信仰行为,而持兰草或香薰草药沐浴,都是唤起欲的作用。水是神秘的感生物质,妇人临河不仅欲洗去冬日的尘垢,同时也盼触水感孕而得子。这种与原始的宗教相关的近水祝殖信仰,当是三月上巳日祓禊风俗的真正缘由(《风俗探幽》)。

3、纪念轩辕

还有认为上巳节是起源于纪念轩辕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4、纪念刘三姐

另外,在我国广西,壮族三月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在这里,传说最广的就是刘三姐的故事,刘三姐是壮族歌仙,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还会揭露当时财阀的罪恶,相传在一年三月初三的时候,刘三姐在山上砍柴,对其恨之入骨的财主让人砍断了山藤,让其坠崖身亡,后来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刘三姐,就在三月三的时候接连唱歌三天。

上巳节的风俗是什么

1、祓禊

祓禊(指去灾病,上古女巫给去晦,唐宋时流行泡温泉,以前是在水边河边沐浴,用兰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点头身的仪式,为去灾祝福之意)因为此时正当季节交换,阴气尚未退尽,人容易患病,所以应到水边洗涤一番。所谓“禊”,即“洁”,故“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弥致病因素的仪式。

2、祭祀高禖

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人们通过这种巫教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因此,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

3、互赠香草

古人认为,香草有驱邪之功,于身体大有裨益。

4、郊外游春

郊外游春(上巳不仅是祛邪求吉的节日,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泼水相戏,自由择偶。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并以芍药定情)

5、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也叫临水浮卵(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曲水流觞称之为“流杯曲水之饮”。所谓“流杯”,也称“流觞”,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

6、射雁司蚕

上巳节期间还进行一种弋射活动,即利用一种带丝线的箭射击野雁,射中后即索丝而取雁。这种雁与其说是猎物,莫如说是送礼的最好赠品。南方劳动妇女则开始育蚕,采桑喂蚕。

上巳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1、蒿子粑粑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是长江以南一带汉族民间传统风俗。据传,“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这一天家家人人吃蒿子粑,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邪恶所侵。据说,吃了三月三的蒿子粑粑,进山劳作,出门办事,就不会遭遇蛇咬伤,而且一路平安,凡事吉祥。

2、荠菜煮鸡蛋

在湖南地区有着三月初三,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而荠菜的谐音是“聚财”。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荠菜煮鸡蛋不仅可能祛风湿、清火,令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因此,民间有着“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民谚。

3、五色糯米饭

每年农历三月三或清明节,壮族人家家户户都蒸五色糯米饭过节。五色糯米饭,因呈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壮族人把五色糯米饭看做是“吉祥如意”和“五谷丰登”的象征,是用来招待客人的绝佳美食,也是用来祭扫先祖的供品之一。

4、薄饼

农历三月初三吃薄饼,是福建同安人的传统习俗之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其子郑经继承父业,继续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闽南一带,因清军顽抗造成百姓伤亡惨重。在郑军反攻下,清军投降,郑军进入城内,老百姓一边迎郑军,一边制作薄饼祭祀死难的亲友。后来民众就用薄饼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5、甜酒发糕

自古以来,广西的壮族人就有很多独特的习俗,有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不变。广西有些人过清明,也有些人过三月三,最具代表性的祭祀点心是甜酒发糕。而广西壮族人在三月三上山扫墓的时候,不仅要拿甜酒发糕作为供品祭祀祖先,祭拜之后,自己也要食用,据说可沾染福气。

6、小蒜粑

在安徽太湖县畈区,每年农历三月三和清明节,有吃小蒜粑的习俗。小蒜粑主要由小蒜、腊肉和大米粉制成。据说在很久之前农历三月三是中国的鬼节之一,这一天傍晚,野鬼出来游荡。小蒜味辛性温,吃小蒜粑能散寒杀虫、驱逐鬼魔。

上巳节的诗句

1、鹧鸪天·上巳风光好放怀

[宋] 辛弃疾 上巳风光好放怀。

忆君犹未看花回。茂林映带谁家竹,曲水流传第几杯。摛锦绣,写玫瑰。长年富贵属多才。要知此日生男好,曾有周公祓禊来。

2、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宋]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3、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 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4、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唐] 杜甫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 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5、上巳

[宋] 陆游

残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 帘幙低新燕,房栊起晚蚕。 名花红满舫,美酝绿盈甔。 春事还如昨,衰怀自不堪。

6、和春深

[唐] 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 兰亭席上酒,曲洛岸边花。 弄水游童棹,湔裾小妇车。 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

7、上巳

[唐] 崔颢

巳日帝城春,倾城祓禊辰。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8、丽人行(节选)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民俗祭祀活动 国内著名的大型民俗祭祀活动盘点
祭祀是人们对祖先、神明等崇拜对象所行的礼仪,这种礼仪千百年来在民间相沿成俗,谓之祭祀习俗。那么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民俗祭祀活动呢?国内大型的民俗...
风俗 节日活动
1.4万+ 139
元旦的意义和象征 元旦有哪些美好寓意
元旦节,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新年第一天。在中国,元旦节是重要的节日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风俗和庆祝方式。你知道元旦的意义...
舞狮有几种类型 南狮和北狮的区别
对于新开店的店铺而言,开业典礼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新店开张都会有舞狮或者其他各种活动,这不仅热闹而且还喜庆,这也是吸引顾客的一种...
庙会如何上香最灵验 寺庙上香的正确顺序
从古至今,我国依旧保留着上香的传统习俗,很多人都喜欢在空余时间里上香,而且在庙会上,上香是一项重要的活动。人们通常会在寺庙或祠堂前点燃香火,...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上巳节的由来和风俗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上巳...